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茶之苦悶


魯迅先生說: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是好茶。

回憶中最美好的部分往往當時都是苦的,成功一定要經歷苦難。
 


茶的本相就是色綠味苦

色綠能入肝明目,能昭示生命的成長;

味苦可入心養神,敗火消暑.

這是大自然給予茶葉的初心,自是高人名士與茶相伴、親近融合的緣由.

不苦不澀還算是茶嗎?


我們既喜歡茶香幽然,卻又厭棄它們的味道,這是否算是人性矛盾呢?

人生如此,茶亦如此,懼怕苦的人哪裡會享受到最極致的甘甜與圓滿呢?
.

《茶經》

味道甜的是“荈”,不甜而苦是“檟”;

入口時有苦味,嚥下去又有餘甘的是茶。



現今的茶有些過分追求香味甜美了。

香開竅入腦,使人愉悅,甜入脾胃,使人滿足;入眼賞心悅目代表了茶表相的美好。 


茶葉的細嫩美觀是將茁壯的枝繁葉茂扼殺於指尖,從蹂躪與冰冷的機器中獲得的,

不苦澀多是犧牲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獲得的,隨時態衍生出的進步或者離棄.


媚俗惑眾漸失本質,茶葉那得尋不出苦味了 ,也就徹底失去了茶的風骨.


茶之醉心處恰是苦盡甘來,澀走潤出,悲喜交集的合成,
凡事有度!

楊絳先生所說:“苦澀是茶的詩味。

如同許多人在茶中追求蜜香、冰糖香、花香一樣倍受歡迎.


娜何不直接沖泡蜂蜜、冰糖、花朵,它們也是有功效的,如此何必費力在茶中尋呢?
多數時候所品出的蘭香是一種迷醉高貴的夢幻

為了迎合大眾,茶向香甜方面飛奔,卻甜不過蜜,香不過花香,迷失了本色,面目全非了.


茶意遠大於本身的口感與香氣,重要的不是茶怎樣而是它代表著些什麼.


同樣的道理泡茶好喝並不意味著會泡茶了,這是很基礎的一面


必須要有改變茶的能力、追本溯源的能力,清晰抑或是模糊優缺點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