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絕對音感 vs 相對音感



絕對音感 : 沒有給基準音, 就能聽出音高的能力.

相對音感 : 給予一基準音, 能正確分辨其他音, 和此音的音程或調性上的相對關係, 在比較下才能聽出音高的能力稱為 "相對音感" !

有絕對音感真的那麼厲害嗎?

絕對音感有時反而讓人在聽音樂時容易分心, 降低欣賞音樂的樂趣, 我常常在音樂中聽不到旋律, 而是聽到一堆高高低低的音符在追逐,  感覺蠻累的~


有些人不經意地就有『絕對音感』的直覺, 那是因為從很小的時候, 就接觸音樂, 特別是學習~非轉調樂器,
如: 提琴、鋼琴,  並且有一位好的啟蒙老師引導, 沒有 "走岔了路" , 若變成音癡 就真的不好了! ( 我則是媽媽引導的...)

我認為不用刻意訓練孩子「絕對音感」相對音感 比較容易訓練, 運用也比較廣, 音樂除了無調性音樂, 幾乎都是建立於有調音樂上.


很多人以為絕對音感是天生的, 事實上, 沒有人是天生絕對音感的

音準本身一定是人為設定的結果, 音高之定音,如 A = 440Hz (中央 C 低小三度) 是人為定出來的,並非自然律.

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 (kalifornische Universität San Diego)的音樂心理學家 做了實驗, 觀察到~ 中國出現絕對音感的頻率, 遠遠多於西方國家, 中國人更具絕對音感 !

音樂心理學家把這種優勢歸功於我們的母語.

中國漢語是一種所謂的聲調語言, 根據聲調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語義如:ㄅㄚ, ㄅㄚˊ, ㄅㄚˇ, ㄅㄚˋ(巴 拔 把 爸)

中國人能把這種很細微的頻率差別分辨開來 (是不是好偉大~)

顯然我們在說話的時候運用了絕對聲調記憶, 而這種能力可轉移到音樂上!

中國的民樂則沒有所謂真正的"定音" .

歷代官方則用銅鑄的鐘來定音, 稱作黃鐘~基準音的意思.
但每一新朝代, 往往毀掉前一代的鐘 ,重新定音, 是以沒有什麼頻律是一定要是什麼音,音高是被制定出來,而且每個時代不同.

沒有人天生就能猜到, 所以重要的是 "相對音程".


目前還沒有任何標準教學方法能幫助音感不佳的 "成人" 改善音感, 最奇怪的是絕對音感無法形成於大人, 都是在孩童13歲以前培養起來的, 這點許多人做過研究, 莫衷一是.

學童, 是訓練良好音感的最好時期.

唱譜, 練習和弦聽音,音樂欣賞,透過聽力去感受音樂的豐富, 奠定未來學習音樂的基礎能力,寧可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不必要將錯就錯的, 硬是去 "組合" 某首樂曲..


幼童有著無限的音樂未來 , 再次強調 ~ 請給幼小的兒童 "正確的音樂引導"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