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紅樓夢》江南風情





《紅樓夢》表現了種種江南風情,書中表現濃厚的"思鄉"之情, 江南指的是江蘇, 浙江, 安徽一帶, 曹雪芹正是誕生在江蘇南
京, 在江南這個"紅塵中富貴風流之地, 曹家經歷了他們繁華風雅的生活, 他的紅樓之夢與江南風情有著不解之緣.

提到江南必提 " 蘇州 " ,  說到蘇州一定會想到 園林, 絲綢與刺繡... 蘇州的地理位置不如皇家氣勢的南京, 眾多的古都名城更勝之, 還有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詩句, 但曹雪芹偏偏青睞這塊土地, 將 蘇州 作為開篇正文:當日地陷東南, 這東南一偶有處曰 "姑蘇" 有城曰閶門者...  寥寥幾筆便將人們帶到曹雪芹筆下的 "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曹雪芹筆下《紅樓夢》從蘇州閶門這開始,  這閶門外還有個十里(勢力)街, 街內有個仁清(人情)巷, 巷內有個古廟, 因地方狹窄, 人皆呼之“葫蘆廟”, 這蘊含著 "勢力,人情與糊塗"  黛玉感嘆的 “風刀霜劍嚴相逼” 的字裡間,可看出《紅樓夢》作者在寫這部書時, 將人們帶到嚴酷現實去, 之後“十里街”和“葫蘆廟”在故事中, 因失火 被燒了個乾淨, 那火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   直燒了一夜方漸漸的熄去,那“勢力街” “人情巷”和 “糊塗廟” 最終難逃一劫!


《紅樓夢》論出場 香菱 應排第一,“甄宅” 就在 姑蘇閶門外 的十里街 仁清巷 葫蘆廟隔壁,後來被人拐賣了,幾經輾轉,香菱學詩進步很快,寶玉誇道:這正是地靈人傑...這 “人傑地靈” 之地是指蘇州, 在香菱的判詞中,她的魂返回了故鄉,以這樣的方式走上了歸家的路.


"蘇州" 是黛玉五歲之前住的地方, 耳濡目染和書香門第的熏陶,在她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江南印. 薛蟠到南方一趟,給黛玉帶來了一些特產,黛玉說:“這倒不必,只是薛大哥回來了,必然告訴些南邊的古蹟兒,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她要親自聽薛蟠講講蘇州的事情,是難以割捨的姑蘇情懷.


江南女子大都擅長蘇繡,黛玉也不例外, 第三十二回有這樣的描述:
之前襲人哄寶玉,將湘雲做的扇套說成是外頭會做活的女孩子做的, 寶玉到處留情 惹惱了黛玉, 一氣之下將正在做的香袋剪成兩段
湘雲:“她既會剪, 就叫她做”..
襲人嘲笑道:她可不作呢, 饒這麼著, 老太太還怕他勞碌著了,大夫說好生靜養才好, 誰還煩他做? 舊年好一年的工夫, 做了個香袋兒, 今年半年, 還沒見拿針線呢...

但黛玉做的東西確實不多, 那日黛玉和寶玉慪氣, 剪了自己做的香袋, 寶玉搶過來看時, 那香袋雖未做完 卻也十分精巧, 足以說明黛玉的手藝不差的, 少而精, 從中表現出黛玉的性格, 她做東西需要安靜細緻的氣氛.

《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中, 妙玉也是姑蘇人, 還有住在梨香院裡的戲班子也來自蘇州, 《紅樓夢》中提到的許多用品、飾品和食品也都與蘇州有著關聯.


《紅樓夢》有三次對瀟湘館的描寫都有著詩一樣的意境, 這個佳境就是江南竹的風骨和幽香,當賈政等人第一次遊園時"忽抬頭見前面一帶粉垣, 數楹修善,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眾人都道:好個所在, "鳳尾森森, 龍吟細細",  翠竹夾路, 蒼苔佈滿的瀟湘館.

此外還寫了
稻香村: "牆上皆用稻莖掩護", 茅屋數楹, 滿植桑、榆、槿、柘.

寫"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寫到書中人物喜愛的"惠泉酒"(無錫惠泉號稱"天下第二泉"  所產名酒馳譽南方)"紹興酒"(花雕),又寫姑娘們笑語圍坐,魁奪菊花詩, 諷和螃蟹詠.

冬令時節烤著手爐,腳爐, 焐著湯婆子, 
第五十一回:晴雯笑道:終究是沒得睡的,我又想起來,湯婆子還沒拿來呢!

煙雨濛蒙時, 怡紅院裡甚至備有江南漁家的蓑衣斗笠, 在《紅樓夢》中有親切稱呼, 往往是按照南方的習慣, 例如第三回(四張椅)"底下四副腳踏"。

第十六回"平兒等早已於炕沿下設下一杌,又有一小腳踏, 趙嬤嬤在腳踏上坐了", 南方地氣潮涼, 用"腳踏"的家庭較多,  最普通的是床前一副"腳踏", 都是為防潮寒之氣侵人身體.

有一些用品或草木蟲魚之類如剪子、剪刀叫"夾剪",第五十一回"這會子又沒夾剪" ,又第五十四回"管把老太太的茶吊子倒了洗手, "煎藥、煮茶的壺叫"吊子".

第六十七回  薛蟠由江南, 蘇州一帶買來的"土儀": 什麼箋紙、香袋、香珠、扇子、扇墜、虎丘的自行人、沙子燈、泥人戲..

瀟湘隕涕, 蘅蕪笑,
蘇州巧手最玲瓏, 都在傳神阿堵中,曹雪芹在寫南方風物時, 也喚起了藝術情趣.

《紅樓夢》從姑蘇,金陵寫起,脂批道:金陵是十二釵正出地, 其實金陵十二釵中有十個女子是南京人,其餘兩個是蘇州、揚州人.

黛玉本貫姑蘇, 少時長期隨父居於維揚住所;寶釵出身於"珍珠如土,金如鐵"的金陵薛家;湘雲生長於金陵大族史侯家;王熙鳳是從金陵大族王家嫁到賈府來的;香菱在南京被拐賣後又被薛蟠霸為妾;妙玉系蘇州人氏,自小入空門。

榮寧二府的奴才也分成兩,一部分是南京老宅,他們世代聚族而居,如趙嬤嬤,賴嬤嬤及他們的家眷,總管賴大,賴大家的,專管男女僕傭的林之孝夫婦,王夫人的陪房,邢夫人陪房,丫環中還有平兒、鴛鴦、雪雁,以及從江南買來的芳官等十二個唱戲的,妙玉等一干尼姑、道士、修行的等。

江南小姐林黛玉不但容貌清秀水靈, 而且滿口吳儂軟語, 她的詠嘆調《葬花詞》非常著名: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仍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鳳姐以"鳳辣子"著稱,第三回賈母說鳳姐:"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鄉談讓人倍感親切.

第八十一回高鶚在續書中描摩賈政的話:
"前日倒有人和我提起一位先生來,學問人品都是極好的,也是南邊人。但我想南邊先生,性情最是和平……。"這都反映了當時社會和寫書人對江南人物的看法。

第六十七回《見土儀顰卿思故里》寫到林黛玉看見他家鄉之物, 反自觸物傷情, 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 寄居親戚家中, 那裡有人也給我帶些土物來, 想到這裡不覺又傷起心來.

這些鄉情愁緒寫得力透紙背, 看了亦不無感慨, 如果同樣少時生長江南, 老來流寓異地的讀者,感慨必深.


《紅樓夢》關於江南風味飲食:

第八回寫寶玉在薛姨媽處喝完了酒, "作了酸筍雞皮湯, 寶玉痛喝了幾碗 "這酸筍雞皮湯是標準的江南名饌, 不熟悉江 南生活, 精通江南食經的人是寫不出這樣的.

第十六回寫鳳姐讓趙嬤嬤菜, 因問平兒''早起我說那一碗火腿燉肘子很爛,正好給媽媽吃 , 
又:媽媽你嚐一嘗兒子帶來的惠泉酒, 惠泉酒是江南名酒, 這火腿燉肘子也是地道的南方菜, 江南習慣叫"火腿篤蹄膀", 趙嬤嬤就住在姑蘇揚州一帶, 自然愛家鄉口味,作者刻意選擇這一個菜, 顯得那樣親切,入木三分.

第六十二回寫芳官"我也吃不慣那麵條子"等等, 都是著意刻畫標準的江南人物形象, 寫"一簍炭、一擔粳米",  不但東西連叫法也不脫江南口吻, 又寫芳官吃的 "蝦丸雞皮湯、酒釀清蒸鴨子、胭脂鵝脯",更是標準江南名家菜,  胭脂鵝脯是最著名的南京名產, 芳官不喜歡油膩膩的香稻粳米飯, 只將湯泡飯吃了一碗.

還寫到寶玉吃過"茶泡飯",  這"茶"就是白開水, 
又如"泡飯"是江南人家的主食之一, 並不像北方所謂飯蒸多了, 下一頓用開水泡泡下肚, 而是"上頓多蒸,下頓煮食."


《紅樓夢》裡的南方話, 指的就是曹雪芹少年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南京, 揚州一帶的下江官話和以蘇州為代表的吳語方言俯拾皆是, 在《紅樓夢》中有大量江南官宦人家繁華儒雅的生活描寫,
園中的大宗陳設, 桌圍, 椅披等等繡品, 各種簾子, 均是蘇州一帶採購來的是南方貨, 連廚房裡的東西,也有許多是從江南送來的.

第二十一回:死促狹小娼婦。 這個詞兒《紅樓夢》裡頻頻出現,
第三十九回在"有兩個小廝跑上來趕著平兒叫'姑娘' ,後批道:想這一個姑娘,非下稱上之姑娘也,按北俗以姑母曰姑姑,南俗曰娘娘,此姑娘定是姑姑娘娘之稱。 此"姑娘"之稱,亦南北相用無疑。
第四十六回目: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這詞北方口語還不普遍, 是個雙聲詞.
第五十二回:寶玉在旁又問晴雯吃些滾水不吃 ( 滾水,開水)
第六十三回:這寶玉不識事體,只得將外頭之事暫託了幾個家中二等管事人( 不識,不懂 )
第六十三回:寶玉不識事體…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於朝代年紀 (事體,事情) 吳語"啥事體",就是"什麼事情".

脂硯齋對曹雪芹《紅樓夢》的創作了解至深,  脂硯齋指出了整個《紅樓夢》裡若干人的說話語氣, 吳語區有的地方, 如無錫一帶以"姑娘"、"娘娘" 稱呼姑母, 是吳語區的習慣, 南京話則已作"姑媽"了。通觀 脂批我發現, 批書人也非常熟悉吳語, 脂批裡的吳語隨處皆是: 許多常用的批語,如"好看煞"、"好聽煞"、"鬧熱"..

第九回:好囚攮的們,這不都動了手了麼! (脂批)好聽煞.
第十三回:什麼價不價? (脂批)是阿呆兄氣.
第十五回:命手下掩樂停音,滔滔然將殯過完. (脂批)有層次好看煞.
第三十九回:還說我作了情,你今兒又來了.(脂批)…便補得賈璉這邊天天鬧熱


《紅樓夢》為什麼要夾進如許的南方話呢? 是不自覺的, 還是有意識使用呢?

雪芹深受吳語和南京話熏陶, 他所熟悉的語言, 和事物代表著心靈深處的美好回憶和夢中景象, 這個景象與他珍貴的童年聯繫在一起, 《紅樓夢》運用南方話塑造典型, 為曹雪芹的《紅樓夢》堆砌了堅實的
語言基礎, 更重要是表露了作者的身份背景, 在潛意識中江南的情結.


無可置疑在曹雪芹創作的潛意識中, 江南情景, 江南歲月, 江南故舊, 永遠是美好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