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讖語藝術

紅塵種種如此使人輾轉難忘, 如此繁瑣, 又令人眷戀, 割捨不得, 卻都只是神話中的預言, 滿眼繁華都是鏡花水月,全是一片空幻, 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傷.

每到人生轉折處, 人們都有求籤的習慣, 宿命中,彷彿漂浮在大海, 不知方向, 即使一些些的暗示也如同大海浮草,可幻想,有希望.....  於是虔誠的從竹筒中抽出一支竹籤, 依著竹籤所示找到預言宿命的詩, 介於似懂非懂之間, 以哲理, 宿命的形式, 為空白地帶留下許多指向, 因這點暗示, 我們於是可以對未知的宿命做些窺探..

仔細想, 廟宇的詩籤和紅樓夢十二金釵卷冊的詩性質是類同的, 大多都是天機, 暗示性的詞句是是而非, 從神話預言不斷進入故事的真實性, 紅樓夢作者試圖顛覆理性思維,與現實真象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


曹雪芹善用" 讖語" 預告人物命運..

無論在結構上,主題上,意境上,都與小說緊密在一起, 將"讖" 獨特巧妙的融入敘述中, 意境的描寫蘊藏著一份夢幻的美, 無與倫比的神秘, 正是《紅樓夢》問世以來, 具有藝術魅力的重要來源, 在某處留下問號, 又在某處留下線索, 網結全書情節引人入勝, 全書一開始便下了深刻的哀傷調,  諸多 讖語 皆暗示賈氏家族的慘劇, 大事波瀾, 到細微末節,似乎有一條隱形織線, 將其 脈絡成一個各自獨立,又互相牽連的主體, 有明,有暗, 象徵和隱喻性並存..與主題契合,

每位人物的命運, 除了吻合小說整體構思, 亦有獨立的讖語在行進, 這種表現手法, 可以看出曹雪芹寫此書, 是胸中有全局, 目光始終 , 宿命既定, 一切是幻景, 看書人隨著 讖語預示, 不斷的感到危機,看著書中人一個個走進讖詩悲劇裡, 在既定的虛實對比, 夢醒交替中掙扎, 世間的冷漠與無情油然而生...


 《紅樓夢》問世以來, 書中的厚重感和神秘性 , 引發了人們無數的爭論, 我認為書中的"讖語"恰是這種神秘與厚重魅力的重要來源之一, 《紅樓夢》詩詞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有一種特殊現象, 作者隱寫小說人物的未來命運, 詩詞讖手法的運用是為《紅樓夢》藝術魅力的重要來源.

脂硯齋曾論述《紅樓夢》結構上的特色 :事則實事, 然亦敘得有間架, 有隱有見, 草蛇灰線, 空谷傳聲,  明修棧道實則暗渡陳倉, 在某種意義上《紅樓夢》是以作者自導的神話構築起的~女渦煉石補天遺下頑石,絳珠仙草向神瑛侍者還淚的基本故事框架, 太虛幻境的象徵性形式, 加上現實描寫所展示的情節,  將整部小說集結紛而不亂.


開篇第五回當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見到了昭示眾姊妹未來不幸的圖讖, 作者就以圖讖的方式預示了金陵十二釵的命運,, 紅樓十二支曲 , 定下了悲劇的提綱, 曹雪芹以圖讖的方式預告了金陵十二釵的命運, 為全書埋下伏線, 十二釵的命運為全書總綱, 第五回伏線只露了個頭, 接下來作者繼續以稔熟的手法操縱各種讖語展示主題,

每位主要人物的 的命運除了密切吻合小說整體構思需求之外, 亦有獨立的讖語體系進行關照 , 以五回為 “論點”  依附於描寫的對象層層鋪開, 脈絡清晰,整體呼應全篇小說..


以探春為例,其中深意不難看出:

第五回圖讖是~ 放風箏, 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暗示 探春遠行的結局,

第二十二回猜燈謎的活動中, 探春所製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再一次影射風箏, 且“清明”, “東風”與前判詞之內容相照應,點出探春像斷線的風箏漂泊.

脂硯齋: “此探春遠適之讖也。使此人不遠去,將來事敗,諸子孫不致流散也,悲哉傷哉!”(庚辰雙行夾批)然而提示到此作者仍未罷休,

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探春抽到“日邊紅杏倚雲栽”的花簽,注云:
得此簽者必得貴婿,眾人笑道:“…我們家巳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日邊"又是遠行的讖語, 作者進一步暗示探春將得貴婿, 不由想起前文鳳姐對她的感嘆: “好個三姑娘……也不知那個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重建桃花社, 探春填《柳絮詞·南柯子》上半闋: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係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脫不了游絲分離的痛,

寶玉隨即聯了下半闋: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 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寶玉無意中對大觀園“女兒知己”探春妹妹飄零表示憐惜.

隨後 探春的風箏遭一番奇遇,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 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  在半天如鐘鳴一般, 也逼近…那喜字與這兩個鳳凰又絞在一處, 三下齊收亂頓, 誰知線都斷了, 三個風箏飄飄搖搖去了 ..


隨著故事推演, 人物的遭際越來越清晰, 曹雪芹用“風箏”、“紅杏” 寓意 探春, 一位充滿生命力的女子最終不能擺脫離家的結局, 閱在讀中, 我越來越感到一切皆回歸於太虛幻境裡那個夢幻般的纖語。 人物各有空間,但並不隔絕, 相關的讖 也不是孤立存在, 果真如脂硯齋的論述~ 擊首應尾, 左顧右盼的效果, 正是讖語效應, 每每讀到此,總要掩書三嘆.

探春如此, 書中人亦是如此, 《葬花吟》、《桃花行》、《芙蓉女兒誄》關照了黛玉的結局, 寶玉與蔣玉菡換汗巾預示了襲人的未來…

在情節展開,人物形象漸趨豐滿的過程中, 讖語總是或隱或顯, 詩詞、謎題、不經意而現, 一次次讓讀者心驚膽顫,回顧前文,聯想後續, 四面伸展, 自己也羈於故事中不能掙脫, 小說中的讖語不再單純作為“草蛇灰線,伏脈千里”,而是在與結構的彌和中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從賈府的盛衰到十二釵命運,
細微末節的日常生活,各自獨立存在,時明時暗, 象徵性,隱喻性, 沒有非分的筆墨和主觀臆造懸念, 完全按照人物事件, 所必有的前後呼應與貫通, 以夢幻的宿命深化悲劇主題 .
紅樓夢的第一回像是一個故事的結局 一個宿命讖語預言背景, 閨閣閑情,詩詞謎語,看完人世的種種之後又重回大荒, 曹雪芹所要呈敘的似乎只是「空,茫, 渺」這是生命的原始,也是生命的終結,他是要我們讀一段神話與詩籤的浪漫交錯, 雪芹在第一回即題詩云:滿紙荒庸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為全書定下了深刻的感傷主義基調, 目睹人世炎涼,宿命不可逆轉, 成了作者創作的主調.


作為一部預言式的小說,《紅樓夢》諸多讖語皆暗示了大觀園人物和賈氏家族的滅亡慘劇,作者對每個主要人物的悲劇命運早巳安排妥當, "讖" 預示往往帶有悲劇的氣息,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巧妙運用讖的此類特點,完善了小說的主題,烘托出辛酸感人的氛圍.
第五回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見到了昭示眾姊妹未來不幸的圖讖,又聆聽了更為全面的《紅樓夢》十二支曲子, 就此定下了全書悲劇的綱領。

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一回, 賈母擬謎面“猴子身輕站樹梢”, 謎底為荔枝, 正諧音“離枝”, 挑明了賈府將來“樹倒猢猻散”, 土崩瓦解的悲慘境地,  有趣的是賈政之謎 “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 指的是~ 硯台, 巧妙地說明賈母的話必將得到應驗, 賈府的頹勢必不能免, 而三春和寶釵的謎語~ 爆竹、算盤、風箏等 ..暗示各自悲慘命運,怪不得賈政“愈覺煩悶,大有悲戚之狀”。

曹雪芹總是將大量讖語集中安排在歌舞太平的場面內出現:
第五回觀判詞寓悲情,全書開篇不久, 上下皆是安榮富貴氣象, 秦氏房中一番描寫極盡奢華, 繼之貴妃省親,賈家尊榮至極,元春點戲中卻出兇讖..

第十三回,秦氏諄諄告誡:“…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末了的兩句偈語: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需尋各自門, 讓人傷感與悲憤,亦夢亦醒淒迷中夾雜著兩位“脂粉英雄”的怨憤、失落與無奈, 待“雲板連叩四下”,喪音從另一個世界隱隱飄來,讀後再回顧其 "夢境", 浮想翩連, 餘韻裊然!
讖語在紅樓夢中幾乎無所不在, 紅樓夢中的詩又都具有命運之讖的意義, 無論是詠柳絮、詠菊花、詠海棠,乃至於元宵節在花燈上寫的小小謎語都是創作者一生命運的符咒或預言,因是宿命無所可逃, 那麼詩籤 是否 一種天機的悲憫?


第二十二回舉家歡慶的正月裡, 寶玉寫的是悟佛之理.


第二十七回交芒種節餞花神,“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桃羞杏讓,燕妒鶯慚”的歡娛之際,黛玉則唱出了“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悲音,脂硯齋在此回哀嘆道:《葬花吟》是大觀園諸豔之歸源小引.

第三十七回“秋霜齋偶結海棠社”後.貫穿了諸姊妹所作的詩篇:《詠白海棠》《菊花詩》《秋窗風雨夕》《詠紅梅花》《桃花行》這些讖詩在打造一個充滿靈氣與詩意的理想主義女兒國的同時,又為這個理想世界抹上一層揮之不去的神秘迷幻氛圍


第六十三回 寶玉生日,大觀園姊妹齊聚為其慶賀,熱鬧歡樂,肆意說笑,可是酒席間助興的花讖卻透出由盛及衰無奈的悲涼.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賈府生活中夾雜著預示悲劇結局的讖語,而且這些讖常常是書中人物在毫不知覺的情況下說出或見到的,正應了“盛世之中藏衰音”的說法,作者在瑣碎的細節性描寫中不時穿插此類手法,提醒讀者不要被富貴聲色迷惑了耳目

宿命既定,一切皆是幻景,看書人是“旁觀者清”,隨著作者指引, 不斷感到危機加深, 看書人又不得不面對書中眾人的,在既定的宿命中掙扎, 人生無情與冷漠 , 虛實對比, 夢醒交替的手法讓人愈覺可悲..
讖的形式本身是一神秘現象,曹雪芹把 群釵的個人悲劇, 置於家族社會的大悲劇中描寫, 體現出歷史的真實與厚重感, 讖語完美地融入小說主題中, 悲劇的魅力成為道地的讖語魅力。

遐想空間與詩意的釀造, 《紅樓夢》藝術底蘊自有一股空靈瀰漫, 一部嚴肅又充滿詩意夢幻的小說.

回顧前文, 遙想後續, 既真似假, 如夢似幻般悽楚感概, 其中深意已不難看出, 這空靈奇幻詩般的美何處來?
讖語作用舉足輕重,《紅樓夢》空幻的美來自於小說創作構思~ 舉凡石頭下溫柔鄉, 絳珠還淚, 神話構成一個籠罩全書情節的抽象畫, 大片模糊隱約輪廓性空白地帶, 讖語以哲理, 宿命形式,為這個空白地帶留下有指向,卻又模糊的思索地帶, 帶給人幻美感受.

讖伴隨著特定的虛幻場景出現,虛構中充滿撲朔迷離的靈動仙幻, 託夢言讖在中國傳統小說中是常用手段,但曹雪芹對這託夢言讖作了更藝術化的加工.

讖語不斷在文本中留下若有若無的痕跡, 留下一處處“幽微靈秀地”的空白,使小說在字裡行間充滿一種隨機性的靈感,靈動與嚴謹相交織,達成“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巧妙意境,

''讖'' 採用詩詞作為主體, 這些詩詞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小說詩意美構成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讖與詩的結合,更在這種詩意上憑添了幾分神秘空幻與傷感

黛玉的《葬花吟》一朝漂泊有誰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特定的環境下,明媚鮮研與風雨飄搖構成像徵性意象,在勾勒一幅淒楚畫面、展示女主人公求索苦悶的同時,又透露出黛玉淚儘早夭、大觀園眾女兒皆將逝去之兆,

脂硯齋亦在詩後批道:余讀《葬花吟》其淒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加批。
讖的美,使得《葬花吟》如此感人,正是因是“諸艷一偈”,才能引發逝去美的遐想與感傷, 假如讖詞沒有“葬花”這般優美的詞句、“埋香”這般雅緻的場景, 我不會輕易被雪芹之筆感動!!



沒有“謎底”的《紅樓夢》讖語蘊藏著無窮的魅力,在結構上, 意境上都與小說內容緊密地融合, 彰顯這部傑作深刻的 "寓意"與不朽的精神, 回顧前境, 一處處縹緲的隱約, 餘韻裊然, 這部小說在字裡行間充滿了夢幻, 這錯綜, 使得整部紅樓夢在現實與神話若即若離, 似真似假, 我們似乎若有所悟, 却又一點也未能解脫..

紅樓夢解除了功利現實中, 人與人的關係, 從現實到神話洪荒, 企圖以文字從本質上解放個人生命, 解脫人的價值判斷, 解脫了歷史, 解脫了神話的局限,
主角不恰好是「無才可補天」的一塊頑石.

"讖語"以哲理, 宿命的形式, 留下許多指向, 瞬間繁華, 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傷, 亦夢亦醒, 失落與無奈感油然而生,
回顧前境, 餘韻裊然,一處處縹緲的空白, 使這部小說在字裡行間充滿了空靈意境.

籤語 是一種紅樓另類美學, 真要能勘破什麼, 處處玄機, 是夢是影, 是真是非, 並不得知 , 適當的給一點暗示, 但凡夫俗子貪嗔癡愛, 未必能有解讀命運詩句的靈緣,  能領悟.. 大約也已離預言的結局不遠矣 (嘆~)
《紅樓夢》充分發揮了小說舒展筆墨的優勢,沒有忽視傳統詩詞藝術, 更將"讖"這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巧妙地融入敘述中, 從而在新神話的建構, 散文式的意境描寫中蘊藏一種隱秀式的空靈, 締造出一種獨具特色的“夢的美"
閱讀中慢慢感覺到, 一切場景似乎又都回歸到, 太虛幻境裡那個夢幻般的斷語,
" 讖語"在無形中達到更高的隱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