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淺談紅樓夢音樂

紅樓夢的文學價值, 優美辭藻, 哲理思想,意境, 令人目不暇給, 不論是雋永短詩, 亦或長篇交響樂,描寫的情境, 皆是音樂家創作的好材料,

音樂與紅樓文學對話, 甚至還與畫作(攝影 )結合,滿腔惆悵,無限感慨, 千紅一哭 萬豔同悲, 讀經典紅樓時, 心中也同時響起了紅樓式的文學音樂 !

《紅樓夢》的音樂創作基調,不走古典民族樂,不走西洋樂, 當時許多音樂專家認為, 若紅樓夢音樂不突出民族樂的風格,那還算是《紅樓夢》嗎

這心有靈犀不是 偶然,聽覺藝術與古典文學藝術, 在相似的心境, 相似的文化背景之下產生了火花.

音樂與繪畫的對話, 已經持續了幾百年,音樂與紅樓夢文學, 作曲家將高閣樓闕的意像轉化成文學式的聲響,將樂音, 落實在紅樓色彩中, 聆聽某首樂曲時, 經常也會聯想到某幅畫作, 觀看一幅畫作時, 腦海中也經常浮現某一首樂曲.


 拉威爾《波麗露》vs 同時代的畫家 德羅涅夫婦的許多畫作屬於「機動時代」的禮讚.

舒伯特的鋼琴三重奏《夜曲》vs 梵谷的《星夜》兩位不同時代的音樂作曲家,面對著浩渺的星空時「異曲同工」的非凡美.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vs. 德拉克瓦《自由女神引導群眾起義》

巴赫《馬太受難劇》vs. 倫布蘭特《卸下聖體》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一曲葬花辭,落淚至天明」「一朝入夢,終生不醒」 音樂的磅礴與如泣似訴的悲歌,達成完美的融合.. 黛玉《葬花詞》vs, 我心中 " 異曲同工" 樂曲是~ 史特拉溫斯基《春之祭》,畢卡索《亞維儂的姑娘們》

深沉,含蓄,質樸的民族特色, 洗煉的傳統創作手法, 以飽含真情開掘新意於典雅, 這是創作「紅樓夢」音樂的特有風格,《紅樓夢》的音樂套曲入選了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媒體都作了熱情洋溢的報導.

《紅樓夢》全劇背景配樂及十三首歌曲, 作曲者~ 王立平歷時四年半, 與雪芹 跨越近三百年時空的對話, 每一粒音符都是從《紅樓夢》的字裡行間提煉出來的 「滿腔愁懷、無限感慨」的樂思, 表達了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的真情所在.

脂硯齋批語《葬花吟》「餘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 其悽楚憾慨, 令人身世兩忘, 舉筆再四, 不能下批」」《葬花吟》道出林黛玉的悲鳴,黛玉 的叩問蒼天!

「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黛玉《葬花吟》,探春的《分骨肉》有十一首演唱者都是 陳力, 其演唱可謂一詠三歎, 肝腸寸斷, 陳力將此段脂批以音樂的形式再見於人世耳, 是為千古絕唱, 陳力 演唱完這十一首歌曲後便退出了歌壇..

曹雪芹的詞,王立平的曲,陳力的天籟悲音,成就了《紅樓夢》的「滿腔惆悵、無限感慨」 寫完《枉凝眉》《分骨肉》, 王立平: 此生已無遺憾 !

曹雪芹用筆 寫就了生命巨著《紅樓夢》, 王立平則用音樂 譜寫了《紅樓夢》曲.音樂文學藝術風格的紅樓世界,輕盈曼妙的對話, 觸動情緒的美, 不是一蹴可幾的 !


這趟文學與音樂的共旅,令人酣然陶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9yaYDrPm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