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釵黛合一

多年前曾寫過一篇關於釵黛合一的小文章, 頗為稚嫩, 大家看看就好, 不做學術論..

《紅樓夢》第五回, 寶玉遊太虛幻境, 看到十二釵的正副冊, 眾女皆是一人一詩一圖, 但黛玉和寶釵是合共一圖合詠一詩, 寶玉看了不解, 便放下去取正冊看, 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 木上懸著一圍玉帶, 又有一堆雪, 雪下一股金簪, 四句言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紅樓夢引子〉中則有: 開闢鴻蒙, 誰為情種? 都只爲風雨情濃。 趁著這奈何天, 傷懷日, 寂寥時, 試遣愚衷。

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甲戌本的眉批說:「懷金悼玉 大有深意」

都是悲劇,  皆要懷念傷悼, 雖然處事方式大有不同, 卻殊途同歸走向悲劇, 這大抵也是「合二為一」的意義。 至於秦可卿, 她兼有薛林之美, 寶玉不必在二者中做出選擇, 但這只是太虛幻境中事.

書中還有很多地方是釵黛並提的, 比如每次大觀園詠詩時~ 釵、黛才華不分高下。 詠白海棠時, 李紈就評價黛玉的詩: 若論風流別致, 自是這首. 但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 (薛寶釵)

俞平伯先生「書中釵黛每每並提, 若兩峰對峙雙水分流, 各極其妙莫能相下, 必如此方極情場之盛, 必如此方盡文章之妙。 」

可卿表字兼美,寶玉初見秦可卿時:
其豔麗嫵媚似寶釵,細緻嬝娜則如黛玉, 可以當做是一人化身為二,
黛玉目下無塵, 孤高自詡, 是心靈的一面, 沉靜端莊, 聰慧沉穩的一面則化作薛寶釵, 這是每一個人性格的兩面.

寶黛個性是  "德"與 "才"之別 , 林黛玉與薛寶釵就是 「各極其妙」一體兩面, 作者意在「嘆人間, 美中不足今方信」 兩人的個性可以說對立也可說是互補.

寶釵和黛玉孰優孰劣? 自古以來的文人們爭論不休.

我是愛黛玉多一點的, 脂硯齋在庚辰本第42回總評:“ 釵玉名雖二個, 人卻一身,此幻筆也. 今書至三十八回,已過三分之一有餘,故寫是回,使二人合一。
脂硯齋被認為是最早讀到紅樓夢, 讀過紅樓夢全書的和作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的評書人, 甚至是參與的紅樓夢的創作.  這樣的人物都說了這樣的話, 我們是否也應該仔細的思索思索呢?

作者為秦可卿取名兼美, 並且明寫兼有釵黛之美。 但是給她的結局卻是“淫喪天香樓” 這不得不讓人感嘆, 一個出世一個入世其實是難以兼容的, 這是釵黛合一理想的破滅也是作者思想矛盾的爆發。

甄寶玉和賈寶玉猶如一個人照鏡子, 鏡子裡面一個外面一個, 其實是同一個人, 庚辰本第22回雙夾批:“將薛、林作甄玉、賈玉看書, 則不失執筆人本旨”。 似乎也暗喻讀者~ 釵黛本是一人...

史湘雲是作者極其讚譽的一個人物, “英雄闊大寬宏量, 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湘雲才華堪比黛玉, 品貌不輸寶釵, 卻又不像釵黛那樣有病。 湘云其實是連接釵黛的一個人物, 受林黛玉的影響較大, 後來寶釵到來, 她也學到了仕途經濟學問.
“寒塘渡鶴影” 與黛玉聯詩, 似乎又回到了本性, 不正道出了內心的孤苦? 腰鶴背, 鶴就是指湘雲, 而寒塘不正是湘雲處所? 湘雲一如中國許多詩人, 想修齊治平, 後來卻是自然隱居, 遨遊於天地間.

釵黛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是一儒一道, 寶釵重社會世俗;  黛玉尚自然純樸。 釵黛合一是古時許多文人曾有過的理想, 但是似乎都是破滅了的, 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 "釵黛合一" 本質 !

紅樓夢不僅有儒道思想,更有著佛家思想, 開篇是一僧一道, 我認為寶玉最終是出家了, 許多學者說賈寶玉的原型或許是作者自己, 曹雪芹沒有出家, 但他的思想..  最後是不是到了佛家的境界呢?

作者走入佛家後認識了儒道釋的本質, 所以寫了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釵黛合一可說是一種~  哲學理想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