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紅樓夢裡的 保暖神器

臘月嚴冬,天氣寒冷, 在沒有暖氣的中國古代, 大家都是怎麼取暖的呢?

我們也從《紅樓夢》中尋尋蹤跡 :


小手爐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寥寥二十字, 沒有華麗辭藻,字里行間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小火爐溫馨熾熱, 讓人感受如春的詩情, 風雨人生路從此不再寒冷,孤寂..


白居易: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爐眠.
從古時書畫作品中,不時尋覓到手爐的蹤影:
乾隆年間《月曼清遊》冊,在正月“寒夜採梅” 的畫面上,宮女們手持似荷包的小物,正是手爐呢!


清代 張劭 《手爐》:
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
頂伴梅花平出網,展環竹節臥生枝
不愁凍玉棋難捻,且喜元霜筆易持
縱使詩家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手爐是中國古代宮廷和民間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 其實就是“火爐”演化而來, 銅製的爐子放些炭燒火可取暖, 後來做得更加精緻, 蓋上罩子提在手上, 或者捧在手裡, 或者籠在袖內, 所以又名「捧爐」「袖爐」
因爐內裝有炭火,也稱「火籠」
一說源於 春秋時的楚國, 楚地潮濕, 楚人將香草放入帶孔的熏爐中焚燒散氣發明了手爐.
另一說是源於隋代, 隋煬帝南巡到江蘇, 天氣寒冷, 當地縣官讓銅匠做了一隻小銅爐, 內置火炭獻給煬帝取暖, 煬帝稱之為「手爐」


手爐曾陪伴多少清貧的文人度過長長的寒夜, 又在枯燥的讀書生涯中, 平添了幾許「紅袖添香添暖」的溫情..

手爐也常常是手藝人窮極工巧的發揮區域, 他們將各種精美的幾何圖形, 雕琢得猶如古典園林中的花牆鏤窗一般雅致, 像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和素材完美結合在一起.

爐身常雕鏤鏨刻著山水人物與花鳥奇珍的圖畫, 甚至還使用了鑲嵌銀絲等特種工藝, 使手爐爐身上的圖畫更具立體感, 光彩耀人, 也有將詩書畫印刻於其上, 使手爐一躍而成了很多文人的案頭清玩.


《紅樓夢》第六回,  劉姥姥進首次進榮國府時 ,看到王熙鳳拿著一個小銅火箸兒撥著手爐內的灰,頗有雅趣.
鳳姐兒粉光脂艷端坐在那裡, 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 平兒站在炕邊捧著小小的一個填漆茶盤, 盤內一個小蓋鐘, 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 只管撥手爐內的灰..

《紅樓夢》第八回, 落了半日雪珠兒, 黛玉往梨花院探望養病的寶釵, 紫鵑忙打發雪雁送個 "小手爐" 來給林妹妹取暖, 正巧寶玉也在,當下酸意幽生, 黛玉早就不滿寶玉對寶釵的言聽計從, 於是故意挖苦寶玉, 邊磕著瓜子兒邊抿著嘴兒笑:「誰叫送來的 (小手爐)?難為他費心, 那裏這樣就冷死我了呢!」
「虧你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傍風,怎他說了比聖旨還快些」
寶玉聽這話,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無回護之詞, 只能裝傻嘻嘻的陪笑兩聲.

落雪天寒, "小手爐" 原是一番 “琉璃世界, 雪白爐紅”  美境, 奈何黛玉醋意大發, 無端因 “小手爐” 引一段趣聞.

《紅樓夢》第十九回, 寶玉去襲人家, 襲人「向荷包內取出兩個"梅花香餅"兒來, 又將自己的手爐掀開焚上, 蓋好放寶玉懷內」

"香餅"

是古時香料製成的小餅, 用來抑制黴菌, 驅除穢氣,同時帶有香氣, 感覺更佳,
這時手爐不僅僅是取暖, 還兼具了薰香, 怡情等功能, 唐詩裏手爐已很常見..腳爐腳爐一般為銅製, 體型大得多, 爐壁厚實, 供人踩在腳下禦寒,  外出坐轎時也可以帶上一個, 腳放上去非常舒服.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 寧國府過除夕,尤氏布置的「地上兩面相對十二張雕漆椅上, 都是一色灰鼠椅搭小褥, 每一張椅下, 一個大銅腳爐讓寶琴等姊妹坐了。」舒適享受非一般.



薰籠
熏籠是罩在炭盆上的罩籠, 有“火箱”, “火床”, “熏床” 之稱, 可用於烘烤和取暖, 也可熏香、熏衣、熏被.

熏籠一般用竹篾條編織, 稀疏有孔利於熱量的散發,  熏籠大小形狀不一, 根據用途來決定.

像《紅樓夢》裡可以讓 晴雯坐上去的熏籠為方形, 材料一般為較粗的竹竿或木料,  熏籠上可以罩一層薄被,一家人圍坐,手可以放在被子下取暖  (很像小丸子家
的小暖桌)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晴雯麝月皆卸罷, 脫換過裙襖,  晴雯在"熏籠"上圍坐, 麝月:… 他素日又不要湯婆子, 咱們那熏籠上暖和, 比不得那屋裡炕冷, 今兒可以不用… 晴雯自在熏籠上, 麝月便在暖閣外邊…(晴雯)便躡手躡腳的下了薰籠 (麝月)又將火盆上的銅罩揭起,拿灰鍬重將熟炭埋了一埋,拈了兩塊素香放上, 方才睡下.當日襲人因為母親病重回家, 襲人不在, 王熙鳳很不安心, 囑咐老嬤嬤, 麝月, 晴雯, 要好生照看寶玉起居, 然而 麝月晴雯不也都是孩子, 少了管束大家就在大雪寒冷冬夜放肆地玩起來, 晴雯因此受了風寒.

那晚麝月忙給寶玉鋪床, 晴雯玩著長長的指甲不做事, 歪在床榻上在 "薰籠" 旁取暖不幹活, 麝月:「別裝小姐了,我勸妳也動一動」

第五十二回, 寶玉來到瀟湘館看黛玉, 寶釵姊妹和岫煙「四人圍坐在 "熏籠" 上敘家常」
熏籠~ 是古代放在炭盆上的竹罩籠, 烘烤和取暖的用具, 可薰香、熏衣、熏被, 大小不一, 形狀也不一, 所用材質也有不同..


暖閣  暖閣是與大屋子隔開而又相通連的小房間, 可設爐取暖.

一種“暖閣”是指 為保暖而設的, 用木圍護結構分隔出來的小間, 如寧國府正院中軸線上的大廳內的暖閣,  高續第九十九回賈政在官衙大堂上“踱出暖閣”, 也是這種“暖閣” 屬於“官閣”,是官衙里審案時所在的地方。

一般是在屏前設有“台” , 台上有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即稱“官閣”, 官閣四面通風, 案下可以放火爐供取暖.


《紅樓夢》第三回,  黛玉初進賈府時, 賈母有一句著名的話「今將寶玉挪出來, 同我在套間暖閣里」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晴雯生病,婆子帶了大夫來看,「放下暖閣上的大紅繡幔, 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紫鵑到坐在暖閣里, 臨窗做針織」

另一種“暖閣” 設在臥室中, 房間中分隔出來的小間, 閣內可設炕褥、槅扇,形成床帳的樣子, 如怡紅院裡的暖閣。 暖閣內也可放桌椅, 如 五十四回,賈母花廳內的暖閣.


地炕
是冬季為了室內取暖的一種特殊地面,  包括有灶坑、主煙道、煙室等,冬季時, 在灶坑內燒柴炭, 產生的熱氣沿著主煙道等進入煙室, 使室內地面溫度升高,  地炕另設有回煙道、排煙口等部分,  這就是中國北方特有的一種室內保暖措施.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 李紈:“我這裡雖好,又不如蘆雪庵好, 我已經打發人籠地炕去了, 咱們大家擁爐作詩,說著一齊來至地炕屋內,只見杯盤果菜俱已擺齊,牆上已貼出詩題、韻腳、格式.《紅樓夢》第五十四回, 於是大家躡足潛踪的進了鏡壁一看,只見襲人和一二人都歪在地炕上打盹.

 湯婆子
湯婆子是一種圓扁扁的壺, 銅質或磁質, 內可裝熱水, 放置在被窩裡取暖, 湯婆子 的名字取得很有趣, "湯"
在古代指熱水, 而“婆子” 则是指陪伴人睡眠的語意
「湯婆子」的功能類似現在的熱水袋, 它長得憨態可掬, 扁扁胖胖的腰身, 銅質或瓷質的扁扁的圓壺, 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 熱水就從這灌進去, 包了毛巾可取暖, 第二天早上還可用湯婆子裡的熱水洗臉, 足見這小玩意可暖人心.
古代的很多詩詞中也能見到“湯婆子”

明瞿佑《湯婆》詩云:布衾紙帳風雪夜, 始信溫柔別有鄉.

北宋黃庭堅《戲詠暖足瓶》雲: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

北宋蘇東坡在給友人楊君素的信:送暖腳銅罐一枚, 每夜熱湯注滿, 塞其口以布單衾裹之可以達旦不冷.

寶玉的房裡有歐洲的大穿衣鏡,富貴人家怕被鏡裡人影嚇到, 入睡前總要套上套子遮起鏡面, 麝月說:「晴雯妳的身量比我高些」, 晴雯抱怨:「人家坐暖和了,妳就來鬧」, 寶玉親自去放下鏡套笑說:「妳們暖和罷,我都弄完了」主僕尊卑的紀律規範, 寶玉顯然一點都不在意的
晴雯忽然說:「終究暖和不成, 我又想起來, "湯婆子" 還沒拿來呢! 」


隨著時代改變, 這些老物件早就退出生活舞台,但它們曾經帶給人們的溫暖與記憶卻不曾消失,好東西總是讓人回味的,像這湯婆子, 抱著它與時光入睡,就是一種幸福 !

深夜時分, 寶玉睡夢裡叫著襲人,晴雯睡在外間聽到寶玉叫人,於是罵麝月:「連我都醒了,妳守在旁邊還不知道,真是挺死屍的」

麝月其實沒有睡著翻身說:「他叫襲人與我何干?」,說著 麝月穿著小襖內衣起身給寶玉倒茶,

寶玉怕她受寒,要她披上自己的「貂皮煖襖」,麝月先用燙水溫了杯子,再給寶玉斟茶, 晴雯要麝月也給她一杯,麝月罵:「越發上臉兒了!」卻還是給了, 麝月倒完茶說:「你們兩別睡,說著話兒,我出去走走回來」
她披著寶玉的貂裘,開門出去看月色, 晴雯從被窩裡跑出來, 躡手躡腳地想去嚇麝月,寶玉忙說:「凍著不是玩的!」晴雯罵寶玉 :「蝎蝎螫螫像老太婆」,寶玉則大聲:「晴雯出去了」

這是想阻止晴雯受寒, 果真晴雯受寒氣侵體,侵肌透骨,臉燙了起來,於是寶玉藉口要晴雯替他「掖」被子,順手一摸晴雯手冷如冰,就叫晴雯趕緊鑽進被子「渥一渥」
麝月回來看到晴雯受寒了,罵:「妳死不揀好日子!妳出去白站一站瞧,把皮不凍破了妳的!」

情到深處思方盡,說他無情卻有情.. 這些十五六歲的小孩只是吵吵鬧鬧,只是一脈單純,《紅樓夢》記憶著花季的繽紛,似乎沒有地方容得下如此潔淨天真的青春, 我們的民族還好一片淨土, 還有著一個這樣的「大觀園」

驢兒只知吃春草, 不知春水為何忙, 我讀《紅樓夢》感概寶玉這個少爺, 會如此心疼一個丫頭, 那個寒冷的夜晚「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晴雯生生世世, 會永遠記得那被窩裡依靠在一起的溫暖吧... 然而不久之後, 晴雯還是給王夫人趕了出去, 沒多久就死了.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 隆冬時節一早天色昏暗,是要下雪了, 寶玉醒來之後忙起身披衣,麝月幫忙收拾,命秋紋和檀雲服侍寶玉梳洗, 麝月:「天陰陰的,怕是要下雪了,穿那一套氈的吧」

寶玉於是穿著荔色哆羅絨 的天馬箭袖,「哆羅絨」是清朝初年荷蘭進貢的上等衣料,「天馬」則是白狐皮草,外罩一件大紅猩猩氈盤金彩繡石青妝緞沿邊的排穗褂子.

小丫頭捧了一蓋碗 "建蓮紅棗湯" 來,寶玉喝了兩口,麝月又捧過一小碟法制紫薑來,寶玉噙了一塊, 這道湯能補氣養血,滋養皮膚.

建蓮紅棗湯,蓮子中最上品者為"建蓮",蓮子紅棗都是在秋天收成,產自福建建寧的蓮子,清代建蓮是貢品之一,又叫 "通心蓮",去皮去心, 有安心養神的功效,紅棗補血.冬天裡就常常是甜湯的主料,

紫薑就是生薑,李時珍《本草綱目》「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 促進血液循環,產生熱能, 辛辣所以只含不嚼..


雀金裘
接著寶玉往賈母處走來, 賈母問:「下雪了嗎」
寶玉回答:「天陰著,還沒下呢!」
賈母便命鴛鴦來:「把昨兒那一件烏雲豹的氅衣給他吧。」
鴛鴦去了不久取了一件來,金翠輝煌, 碧彩閃灼, 一種說法是集狐之項下細毛而成的輕暖皮裘,卻不像寶琴所披的那件鳧靨裘
清代《聞見瓣香錄》紀載了 "鳧靨裘" 「鴨頭裘, 熟鴨頭綠毛皮縫為裘,翠光閃爍,豔麗異常,達官多為馬褂,於馬上衣之, 遇雨不濡, 但不暖..外耀而已」

賈母:「這叫作『雀金裘』, 這是俄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前兒把那一件野鴨子的給了你小妹妹, 這件給你吧!」
寶玉磕了頭,披在身上, 之後引出孔雀裘被火燒了個窟窿, 晴雯帶病一夜縫補, 直至神疲力危,令人印像極為深刻的一幕



大觀園塑造了一個中國的理想社會模式, 反映作者某種思想的藝術幻化, 藝術成就在於日常生活瑣事的描述, 在品茶飲酒,笑談之中將人物的性格,情態,描繪得栩栩如生, 清代周濤在《三戒廬筆談》中說:《紅樓夢》筆墨深微,初讀不知,而多讀一回便多一種情味


《紅樓夢》寫的雖多是吃吃喝喝, 說說笑笑的日常生活小事, 但反复閱讀,仔細揣摩, 就能體會到這部小說的每一回文字 筆墨深微, 情味醇濃的藝術風格,於平靜中見波瀾, 於細微處見深意, 是這部名著傳世的高妙之處.



在瑣瑣幽窗中,讀到筆者文學上的內涵.. 其詩詞歌賦謎語, 閃出一片璀璨的藍天, 實有一種醉人的藝術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