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遠離非洲




愛情故事不是都以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作為結束, 不圓滿的結局在淡淡的哀愁中,往往讓人有品味再三的獨特美感,電影《遠離非洲》就是這樣一部影像, 丹麥女作家凱倫畢斯的小說改編, 故事背景是1920年代的東非, 非洲歲月中有兩個男人對主角影響很大, 一是她丈夫波爾, 一是她的情人丹尼斯.

波爾給了承諾卻不想遵守, 她得的只是一紙婚姻證書, 男爵夫人的名號, 以及差點要她命的梅毒, 丹尼斯不給她任何承諾, 給了真愛自由, 如何以寬廣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丹尼斯墜機身亡後, 凱倫明瞭沒有什麼人是應該屬於什麼人, 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 真愛不是佔有也不應為了愛人改變自己或對方.

這種自由真愛的觀念對應當時英國對於非洲的殖民地政策, 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一直想"教化"非洲人的凱倫在即將離開非洲時, 坦承硬是將西方文化與禮俗套在非洲人身上, 像要傭人戴著白手套服務她一樣, 是多餘可笑的.

片中丹尼斯駕著飛機載著凱倫在非洲大草原上翱翔, 浪漫愉悅的心情, 欣賞非洲草原遼闊的美景, 凱倫與丹尼斯的愛情, 透露自由與無常, 對應上各個不同角度的非洲大草原美景,以及各種野生動物的生態影像.

凱倫畢斯是個說故事高手, 片中描寫了這樣的特質, 丹尼斯就是著迷於她這種隨時可以說出動聽故事的才能, 說故事要有絕佳的想像力, 說與聽心靈溝通的自由空間, 愛情由這裡開始, 奔放不羈的Denys幫Karen洗頭的那橋段是浪漫的極致呈現, 在女性主義尚未抬頭的年代是難能可貴的.


 配樂是由大師John Barry擔綱, 配樂使人更陶醉於非洲的影像裡, 充滿非洲原民的氣息,奔放狂野, 以優美的古典樂, 來襯托非洲遼原之氣勢, 柔情帶有堅忍, 滂沱含著細緻.

觸動心弦的是Denys駕駛飛機載Karen升空, 徜徉天際擁有了整片天地, 單純的兩人世界無邊無際沒有盡頭, 尾聲時葬禮的橋段, Karen的神情轉身時的背影令人難忘.


Sydney Pollack對女性角色的刻劃總是特別活躍, 很真實的女人, 性格裡有股倔強執著, 《遠離非洲》的Karen,不外乎也是這樣的角色, Karen勇敢堅強, 她面對愛情、婚姻、事業,不退縮。求婚是她開口, 愛情她敢追求, 她引領著土著族人們一步一步辛苦墾拓, 人生路她始終堅定地朝著「方向」行去, 縱然承受大大小小的傷害仍堅持不懈,我激賞這樣的女子.


Denys不屬於誰, 浪子如他, 不認為有人屬於自己, 與渴望擁有一雙臂彎可供停靠的Karen相異, 這樣的人卻被兜在一塊, 但也早已注定分離, 這份愛既令人心傷, Karen剛柔並濟, 而Meryl Streep 總能將擁有這樣性格的女性詮釋得入木三分, 勞勃瑞福和梅莉史翠普在真的很登對, 那紳士與野性融合的氣質真的是非常棒, 將熟睡中的Denys手上酒杯移開, 搬張椅子陪在愛人身旁, 她成功營造出熱戀的蜜意氛圍, 或是與Denys口角那決絕的神情, 令人驚嘆!


即使最終失去了一切,但永不放棄的堅毅為Karen帶來人生最無價的禮物, 讓人打從心裡敬佩, 她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實現了她最初來到非洲所追求的理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