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布魯赫《晚禱》作品 Op.47





德國作曲家布魯赫(1838-1920)在創作上甚為多產, 一生共寫下兩百多部作品.


今日能欣賞到的, 多集中在他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上, 偶能聽見《蘇格蘭幻想曲》以及給大提琴和管弦樂團的《晚禱》

布魯赫著名的《晚禱》作品四十七,是為大提琴和管絃樂而寫


此曲寫於1880年左右, 在這之前布魯赫未曾為大提琴寫過曲子, 他是應當時著名的猶太大提琴演奏家, 布拉姆斯的好友豪斯曼(Robert Hausmann)之邀而作.
後來他也將這首《晚禱》編成小提琴和管絃樂版, 以及其他樂器組合的版本, 像是中提琴和鋼琴、鋼琴和小風琴, 大提琴和管風琴以及鋼琴和管風琴的獨奏版等.

坊間CD以大提琴錄音居多, 
大提琴深沉的低音最能表達內心情感,最容易觸動人的內心深處, 大提琴低吟的懺悔與祈禱, 震懾人心, 適合夜深人靜的時候聆聽.

這個作品充滿感人的宗教情操, 優美感傷的旋律尤其吸引人,所以直到今天仍是布魯赫作品中最受歡迎的曲子之一,更是每一位大提琴家必備的演奏曲目, 優美感傷的旋律尤其吸引人.

《晚禱》
此旋律是猶太教晚禱贖罪時,在教堂裡所唱的聖歌「Kol Nidrei」意思是「神之日」,是一首神聖且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歌曲



 
Kol Nidrei 是希伯來晚禱聖歌, 取材猶太人古老的希伯來弦樂, 是寫給大提琴,管弦樂伴奏,後有改編為小提琴曲,布魯赫將柏林的一個猶太合唱協會裡, 和他們共事時聽到的這個旋律加以變奏寫成,這是一首將希伯萊的古老聖歌《晚禱》的原來旋律加以變奏的幻想曲.


此曲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d小調不太慢的慢版,開始由絃樂和木管的一段平靜的導引,大提琴以「贖罪」的心奏起這段彌漫哀傷的古老希伯萊之歌.


在豐富的管絃樂莊嚴的旋律和大提琴抑揚的對話中,由甜美而感傷的合奏開始進入D大調稍微激動的第二部份, 是一首誠摯而感動的頌歌, 曲子在變奏旋律中最後在大提琴神聖而高亢的歌聲中結束.



演奏家過於個性的表現,太纏綿的琴聲, 不由得的將曲子推向悽慘的深淵, 
是此曲無法負荷的詮釋... 由於宗教意味很濃, 如果用過於浪漫的手法來詮釋, 會破壞了原曲聖潔的特質.
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當年不僅作本人引以為傲, 也獲知名的小提琴家如姚阿幸, 薩拉沙堤青睞,在樂界廣受好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ss7GBagi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